中國皮卡市場觀察:陣痛依舊 距離“騰飛”尚需時日
今年以來,國內皮卡市場迎來史上最強的政策利好,解禁從 " 星星之火 " 發展到 " 燎原之勢 "、從三四線城市全面向一二線城市邁進。不過,中國皮卡市場目前依舊處在 " 陣痛 " 期,距離 " 騰飛 " 尚需時日,還有很多難題待解。

中汽協 2022 年 9 月皮卡產銷數據
中汽協數據顯示,今年前 9 月皮卡市場累計銷售 39 萬輛,同比下降 3%。單看數據,皮卡市場 3% 的下滑幅度好于商用車市場的 34.2%、輕卡市場的 24%、重卡市場的 58%,市場表現頗為亮眼。
但是,真實的國內皮卡市場卻是另一番 " 光景 "。今年前 9 月,國內皮卡市場累計銷售 25.2 萬輛,同比 2021 年的 30 萬輛下降 16.2%。因此,皮卡市場的亮眼表現,實際上主要得益于出口的強勢增長,使其產銷數據大幅好于其它商用車細分市場。

目前,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嚴峻,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頻發,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挑戰,皮卡市場雖然政策向好、未來可期,但當下面臨著需求疲軟的巨大沖擊。可以預見的是,2022 年國內皮卡市場銷量下滑已成定局。
放長時間線來看,雖然我國皮卡車產業已發展 30 余年,但銷量規模、普及率仍然較低。以 2021 年為例,39.1 萬輛的年銷量僅相當于輕型貨車市場年銷量的 1/6、重型貨車市場年銷量的 1/4、MPV 市場年銷量的 1/3,整體滲透率不足 2%。

而且,國內皮卡解禁才剛剛開始,部分地區依舊處于 " 半放開狀態 ",主銷區域集中在西北、西南等多山地區,華東、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以及一線、新一線城市沒有質的增長。
與此同時,雖然進城限制放寬了,但 15 年 /60 萬公里強制報廢、一年一審、高速 100km/h 限速、貨車高速費用標準等政策極大打擊了用戶的購車熱情。所以,即便皮卡未來發展潛力巨大,但短期內不可能實現銷量猛增。

其實,皮卡市場真正難以逾越的壁壘,還是用戶。受政策的長期限制,目前絕大部分用戶對皮卡車的認知還處于輕型貨車時代,認為皮卡車是生產資料、工具車,還不是乘用化、多用途的 " 家庭萬能車 " 以及自駕越野露營的 " 大玩具 ",市場擴容有限。
毫不諱言,國內皮卡市場正處于發展形勢向好但市場和用戶仍需培育的 " 青少年 " 階段,從 " 小眾市場 " 發展為 " 大眾市場 "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、很多難題待解。這是客觀事實,是無法回避的。

當然,縱觀今年的國內皮卡市場,也并不是毫無亮點。雖然長城皮卡、江鈴皮卡依舊強勢,但新興勢力走勢較強,特別是江淮皮卡,就很有代表性。
在國內皮卡市場,江淮皮卡今年前 9 月銷售 8355 輛,雖然同比下降 12.9%,但低于國內皮卡行業 16.2% 的降幅,市場占有率逆勢上揚,比鄭州日產、江西五十鈴等傳統皮卡車企的表現更加優異。

究其原因,江淮皮卡今年堅持用戶思維,深化機制變革,狠抓營銷服務,強化隊伍建設,加快渠道建設,網絡布局和售后服務穩步向上,終端營銷能力大幅提升,進而能積極應對市場挑戰,促進業務全面發展。
而且,這還是江淮皮卡在只有手動擋、自動擋車型還未推出前實現的銷量業績。今年前 9 月,國內自動擋皮卡銷量為 69795 輛,占比為 28.41%。悍途雖然還沒有推出自動擋車型,但前三季度銷量增長 43.5%,是今年國內皮卡市場唯一逆勢增長的車型,堪稱是 " 中國中高端皮卡手動擋第一品牌 "。

日前,有媒體曝光江淮皮卡旗下悍途自動擋車型的諜照,完成度已經很高,意味著距離推出已經不遠。毫無疑問,憑借手動擋市場的既有優勢,加上自動擋車型的重磅推出,江淮皮卡的整體銷量、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。
寫在最后:
皮卡車型以及皮卡市場的特殊性,決定了國內皮卡市場短時間內不可能有爆發式的增長," 騰飛 " 之路道阻且長。隨著進城 " 緊箍咒 " 的全面取消,加上報廢 / 年檢 / 高速通行等相關政策的持續改善,皮卡車或將逐步迎來普及發展,讓我們拭目以待!